你的大腦健康、神經系統發育和肝功能正常運作,都離不開一種重要的營養素,它還能對你的記憶力和認知功能產生影響。
這種營養素就是膽堿,但很多人對它并不了解,甚至大部分人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它。
膽堿有多重要?
膽堿是一種有機堿,在生物體中多數以磷脂酰膽堿的形式存在,因此膽堿一直被認為是磷脂的組分之一。上個世紀科學家發現膽堿具有維生素的特性,是生物體生長必不可少的物質。
直到1988年,膽堿首次被美國食品和營養委員會列入人類必需營養素并修訂推薦攝入量,此后膽堿對健康的影響才開始受到廣泛關注。
在20世紀30年代,科學研究發現膽堿是實驗小鼠正常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素,當實驗動物攝入膽堿類或合成膽堿的前體類食物不足時,可以造成膽堿缺乏癥,進而引起肝臟和腎臟的損傷。鑒于膽堿在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發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營養學家將膽堿歸為維生素。
在人體中,膽堿主要與磷脂結合形成磷脂酰膽堿——構成神經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時膽堿也廣泛存在于神經鞘磷脂中。
總之,膽堿影響機體多種重要機能,與大腦健康、神經系統發育和肝功能正常密切相關。
膽堿與大腦和神經健康
膽堿是合成乙酰膽堿的必需物質,乙酰膽堿是一種對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包括記憶和認知功能、情緒調控和肌肉控制等方面)至關重要的神經遞質。
膽堿還參與細胞凋亡的調控,缺乏膽堿是神經細胞凋亡的潛在誘導因素,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傷。因此,膽堿的攝入與大腦和神經的健康密切相關。
大量的研究表明膽堿的攝入量以及血液中膽堿水平的增加可改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等腦功能。一項長達10年的隊列跟蹤研究表明,膽堿的攝入量與更好的記憶能力有關,即每日膽堿的攝入量越高,受試者的記憶能力越好。
此外,膽堿在改善阿爾茲海默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也起著積極的作用。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大腦中會出現細胞外淀粉樣斑塊的積聚,破壞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并抑制突觸傳遞,從而導致神經出現損傷。最近的研究表明膽堿的攝入可顯著減少淀粉樣斑塊的形成,降低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神經損傷。
由此可以得出,膽堿的攝入具有神經保護作用,能幫助維持大腦的神經健康。
膽堿對胎兒神經發育的影響
補充葉酸能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已經被人們熟知,其實膽堿同樣在胎兒神經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補充膽堿也可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風險。
在對正常嬰兒和神經管畸形嬰兒的回顧性研究發現,孕婦在孕期補充充足的膽堿能顯著降低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的風險。
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發現,孕中期血清膽堿水平較高的孕婦,胎兒出現神經管畸形的風險要低得多。這是因為膽堿與葉酸一樣,都能作為甲基供體參與DNA甲基化。
此外,膽堿還參與了磷脂酰膽堿的合成,而磷脂酰膽堿是構成神經細胞膜的必要成分,若攝入不足則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綜上所述,膽堿對人體特別是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所以,為了維持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健康,不管是成人、兒童、還是孕期女性,都不能忽視膽堿這種重要的“神經營養素”。
參考文獻
[1] Poly, C. et al. (2011) ‘The relation of dietary choline to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white-matter hyperintensity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Cohort’,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4(6), pp. 1584–1591. doi: 10.3945/ajcn.110.008938.
[2] Velazquez, R. et al. (2019) ‘Lifelong choline supplementation ameliorates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and associated cognitive deficits by attenuating microglia activation’, Aging Cell, 18(6), pp. 1–11. doi: 10.1111/acel.13037.
[3] 《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第二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