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廣大婦幼工作者,準媽媽在備孕時和孕初三個月需要補充葉酸這一觀念現在已經非常普及了。葉酸的攝入可以有效地減少胎兒的生育缺陷和先天心臟病。而最新的一科學研究發現,除了葉酸,孕婦攝入膽堿(Choline),維生素B的一種,能有效提高寶寶的記憶力和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這兩點都與寶寶智商密切相關。
膽堿是維生素B的一種,對于維持人的大腦神經系統、肝臟和心臟功能有重要作用。對于準媽媽來說,攝入更多的膽堿,能有效促進胎兒的腦發育。
孕期攝入膽堿量與嬰兒智商的關聯,為了了解膽堿對于孕婦和嬰兒的作用與用量,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小組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26位處于28 -40周的孕婦分為兩組,第一組的準媽媽每日攝入的膽堿含量為480mg,稍稍高于普遍定義的女性每日膽堿必備攝入量425mg。第二組的準媽媽每日攝入的膽堿含量為第一組的兩倍,達960mg。
等寶寶出生后,分別在他們4、7、10和13個月時測量了寶寶們的信息處理能力和視覺記憶能力。結果發現,媽媽孕期攝入膽堿更多的一組的寶寶,他們的表現明顯更好(反應所需時間少);媽媽孕期攝入膽堿只達到所需水平的寶寶,他們的反應時間更長。而反應快,是智商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學者們總結,孕期攝入比平時更多的膽堿,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更好。
這個研究與寶寶在6個月大時便開始攝入含有膽堿的食物,有助于大腦發展是一脈同源的。
哪些食物含有膽堿?
常見的含有大量膽堿的食物有:蛋黃、動物腦、動物心臟與肝臟、菜花、
牛肉、三文魚、豌豆等等。一般來說,只要注意適度攝入這些食物,膽堿
的攝入量便會提高。如果對這些食物都不愛吃,準媽媽也可以考慮膽堿營養素補充劑。
圖片來源于網絡